和父母吵架為什么總是我的錯?
我是一名中學生,自從上了初中我和父母的隔閡矛盾越來越多。每次吵架他們都會把責任全部推卸于我,反正都我的錯。有時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錯,可是他們說的多委屈,好像我干了什么壞事。有時迫于情勢,我爸爸總是強詞奪理,沒有道理可講,把黑的說成白的,還那么理直氣壯,不承認。每次都是,我叛逆期,不知道怎么管我,什么都是我的錯。難道我就只能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嗎?那為什么他們不是我想要的樣子?每一次換位思考,總是那么心塞。想著想著就會哭。我們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可以吵起來,可是從來都只是我被教育,我提意見他們就會說,還輪不到你來教育我。憑什么?這到底是什么思想?我也有想過就那么簡單地一了百了,可是還是那么多次放棄了。不是不敢,是對未來的生活心生向往。未來,我會是什么樣呢?我討厭現在的父母,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,可是我真的接受不了。跟我說遇事先找自己的原因,他們做到了?我是他們的發泄口嗎,還說他們是我的受氣包,批判性思維有錯嗎?誰能跟我講講我錯了嗎?我以后該怎么辦,要屈服嗎?
一直以來我可能都是乖乖孩子,因為深知自己沒有能力反抗,現實條件也不允許。就九年義務教育而言,生爾養爾者為汝父汝母,為人子女當孝與順。成長的代價便是學會妥協與順從,可能這也是父母給你的第一堂課。人生還有很多岔路口,父母不可你能為你做一輩子的決定,有的是路口由你去抉擇。至于當下,不是有“蓋文王拘而演周易,仲尼厄而作春秋;屈原放逐,乃賦離騷;左丘失明,厥有國語;孫子臏腳,兵法修列;不韋遷蜀,世傳呂覽;韓非囚秦,說難、孤憤;詩三百篇”,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,就當這是一種心性磨礪吧,加油,中國很多孩子和你一樣,但是大家不都過來了么,沒事的。好好的讀完中學,其實上那個大學是由你的努力決定的。你可能問為什要讀書,這是個奮斗和生存以及認知的問題,不讀書不上學如何成長,如何能掌握自己的命運。難道要啃老,以后打普通工可養不活自己父母或者自己的家庭。當然窮日子也是一樣過,這些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。
無論如何父母永遠是最愛你的人,沒有人能比得上血親。當然他們給你的未必是你想要的,也許也愚昧蠻橫。父母成年人對待你的方式是難以改變,所以你自己努力學習,在家多幫忙,如果實在相處不了,寄宿。